廣西新聞5月20日電(鄒東霖)在民航行業中,有一群為飛機“把脈開方”的技術支援工程師,他們的工作圍繞為飛機“排憂解難”而展開,亦是保障飛行安全的關鍵一環,李治便是其中一員。
李治2016年畢業于西安航空學院,畢業后即進入海航航空集團旗下北部灣航空,成為維修機務中的一名飛機維修人員。多年的努力和經驗積累助他從維修機械員到維修技術員,再到今日擔任技術支援工程師。
從擔任維修機械員開始,李治便秉承“把隱患留在地面”的信念,為飛機安全保駕護航。作為技術支援工程師,李治的工作內容充滿挑戰性。他既要負責飛機的排故控制、機隊狀態管控、AOG組織、航班航線評估,以確保每一架飛機都處于最佳狀態;亦需要根據飛機的維護記錄及QAR、FHDB數據,制定出最佳的排故計劃和方案,保證飛機安全性和可靠性。
北部灣航空技術支援工程師李治。北部灣航空供圖在技術支援崗位上,李治在不斷摸索中養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用一個個排故方案,解決機隊存在的問題。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后,李治編寫了《CFM56-5B發動機排放桅桿漏油快速判斷方法總結》《A320剎車溫度指示異常故障淺析》等多篇技術總結供一線維修人員學習。至今,他仍在努力學習的路上深入鉆研技術、深入理解每一次突發故障,將每個細節都做到極致,保證每次排故都順利完成。
在技術支援工程師的崗位上,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一名黨員,李治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處處發揮黨員先進模范作用,以自身實際言行詮釋共產黨員先進性,盯好每一個航班,謹慎處理每一個故障。李治認為:“黨員不僅要在關鍵時刻“頂得上”,更需要在平日的工作中通過細節彰顯黨員擔當,我的工作就是為排除飛機故障提供快速、精準的技術支援,那么我就要更熟悉手冊內容、更深入掌握系統原理、更精準定位可能引起故障的隱患”。
北部灣航空正是有了像李治一樣的“實干家”,在一線各個關口要道嚴防死守,才能確保每一趟航班的安全運行,確保每一位旅客的安全到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