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ai44w"></table>
    <td id="ai44w"><td id="ai44w"></td></td>
  • ?
    廣西資訊網

    脫貧奔康闖新路 樂業縣脫貧奔康產業園發展紀實

    2020-03-11 17:23 作者: 瀏覽次數:
    樂業3月9日訊(通訊員 冉濤)走進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的果園里,鄉親們除草、松土、修剪枝葉,忙得不亦樂乎。

    黃景偉是板洪村貧困戶,家里沒有經濟來源,小孩在讀書,目前在家門的獼猴桃“就業園”基地里務工?!安挥贸鲞h門,就能在家門口掙錢,比在外面打工強得多,不僅有了收入,而且能照顧整個家庭?!秉S景偉喜上眉梢。

    過去雖有1.5畝水田、3畝多坡地種玉米,即使收成好,也只夠一家人糊口。2018年起,黃景偉將28畝山地流轉給縣農投公司統一規劃獼猴桃扶貧產業園,他入園打工,不僅領上土地“租金”、掙到園區務工“薪金”、還分得了園區的“股金”,拋卻開銷一年還能存上4萬多元。

    2018年以來,甘田鎮按照縣委、縣政府全縣扶貧產業布局,依托深圳鹽田區和中廣核幫扶樂業獼猴桃產業園示范帶動,在板洪村牙意、朱家坪、竹山、班家寨、良子上等屯連片新種獼猴桃6000多畝,在原有牙意獼猴桃產業基地的基礎上,初步建成萬畝獼猴桃扶貧產業示范園區,目前,園區內獼猴桃成活率達95%以上。

    “多虧了黨和政府啊,分了5畝的芒果園給我,政府還把栽培、種植的技術傳授給我,使我的芒果長勢良好,有了這片芒果地,我相信我家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的?!痹跇窐I縣雅長鄉芒果扶貧種植基地,雅庭村的貧困戶王建高一邊施肥、除草、挖地,一邊熱情地向筆者講述芒果變成“甜果”的故事。

    在樂業縣雅長鄉已種植了上千畝的芒果。該鄉將通過新品種培育和引進芒果種植先進技術,以“帶富能人+農戶”“村集體+企業+農戶”“土地流轉+易地扶貧搬遷戶”“公司+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通過企業,合作社、帶富能人等把種植規模小的果農及種果專業戶組織起來統一生產經營,實現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推進全鄉芒果由傳統生產方式向產業化、規?;?、集約化的經營模式轉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自2017年以來,樂業縣聚焦全縣1萬4千多貧困戶和88個村(社區),依托氣候資源和土地條件優勢,在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中大膽嘗試,向山聚人氣,向山要效益,向山求發展,持續鞏固支柱產業,積極培植新興綠色產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把獼猴桃、芒果、油茶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頭戲”,著力打造萬畝連片扶貧產業園,為脫貧攻堅重鎮加碼。

    據了解,該縣三大脫貧奔康產業園已完成土地流轉3.5萬畝,種植獼猴桃1.5萬畝、芒果1萬畝、油茶1萬畝,全縣88個村(社區)每個村(社區)可獲得產業園15—50畝的股份收益,貧困戶人均可獲得0.5畝獼猴桃或1畝芒果或1畝油茶的股份收益,收益占比至少為50%,最高可達94.2%,實現了貧困村村村有產業基地、貧困戶戶戶有產業支撐的“全覆蓋”目標。

    在推進扶貧產業全覆蓋的同時,該縣聯動同步實施“萬畝獼猴桃農業體驗園”“樂業電子商務中心”等項目,加快了集“規模種養、精深加工、商貿流通、科研示訓”于一體,融“低碳示范、農事體驗、休閑觀光”于一身的現代農業示范帶建設步伐。

    此外,該縣盤活土地資源,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深度挖掘資源區位優勢,通過“一村一鋪面”“一村一基地”“一村一公司”“一村一產業園”方式,整合投入1925萬元,目前,該縣88個行政村(社區)每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有了力的支撐。


    上一篇:鄉村振興 凌云縣那留村村民幸福指數節節高
    下一篇:百色:積極開展中小學生消防安全“云”宣傳

    關鍵詞:芒果?扶貧?萬畝?獼猴桃??